众所周知,猫咪珍视它们的睡眠——即便这意味着半夜爬上床依偎在我们胸口,把我们吵醒。无论白天黑夜,看到毛茸茸的伙伴打盹小憩(因此有了“catnap”这个术语)我们从不惊讶。如果你曾好奇为什么猫咪总在睡觉,你并不孤单。我们咨询了兽医专家,了解何时属于正常现象、哪些迹象需要看兽医,以及宠物主人如何帮助猫咪获得最佳睡眠的贴士。
猫咪应该睡多久?
那么,猫咪需要多少睡眠?成年猫平均每天睡12-16小时,而幼猫和老年猫的睡眠时间可达每天20小时。虽然人类追求每晚八小时睡眠,只能梦想像毛茸伙伴那样酣睡,但猫咪不会长时间连续睡眠,而是在一天中分多次小睡(即“catnap”),并处于不同深度的睡眠阶段。猫咪属于晨昏性动物(与普遍认知的夜行性相反),这意味着它们在黎明黄昏最活跃。虽然我们的睡眠周期与猫略有不同,但它们也能进入REM(快速眼动)睡眠并做梦!当然,和人类一样,猫咪的睡眠也会因年龄、饮食、健康、品种和环境等因素而异。
为什么猫咪如此嗜睡?
猫咪有时会表现出令人费解的行为,比如突然踩奶、用头撞我们或露出肚皮。但它们的睡眠行为却有据可循。
1. 本能浅眠以应对潜在威胁
佛罗里达州迈阿密The Vets的兽医Alejandro Caos博士表示,猫咪对环境高度敏感。作为天生猎手,这种行为可追溯至野外生存时期。他补充道:“作为领地性动物,它们需要安全无压力的环境来放松安眠。”
2. 它们在保存能量
“猫咪新陈代谢率较高,睡眠能帮助它们保存能量。”Caos博士说,“通过长时间睡眠,猫咪可以充电,为清醒时的短时爆发性活动做准备。”(这或许解释了它们突然的疯跑行为!)在被驯化前,猫咪会花大量时间狩猎,然后通过睡眠保存能量。尽管家猫不再需要捕食,一声喵叫就能获得下一餐,但它们保留了这一天性。
3. 它们感到压力
若发现爱猫比平时睡得多,可能是压力信号。荷兰北荷兰省阿姆斯特丹Cooper Pet Care的首席兽医Patrik Holmboe博士表示,压力对猫的影响很可能与人相似。猫咪依赖规律生活,任何家庭变化——无论大小——都可能引发压力,比如调整工作时间或移动猫砂盆。其他压力迹象包括:躲藏、过度叫唤、室内排泄、过度理毛、食欲变化、攻击行为。面对即将到来的变化,建议逐步引入小调整让猫咪适应。若无明显变化却行为异常,应就医排查潜在疾病。
4. 它们感到无聊
“无聊的猫咪可能因无事可做而睡更多。”Holmboe博士说。没有逗猫棒或玩具时,猫咪醒着时很容易无聊。通过互动游戏、猫爬架、牵绳训练等活动满足其狩猎、扑抓、攀爬的天性,对身心健康至关重要。
5. 它们生病或受伤
病伤猫咪会通过更多睡眠来恢复。Caos博士指出,深度不间断的睡眠对组织修复、增强免疫系统等恢复过程至关重要。若发现健康问题迹象,应立即治疗。
6. 晨昏作息造成“整天睡觉”假象
“猫咪通常在黄昏黎明最活跃。”Holmboe博士说,“这绝对会造成‘整天睡觉’的印象——因为它们确实白天在睡!”
如何帮猫咪获得最佳睡眠
无论小睡还是长眠,猫咪都热爱休息。Holmboe博士建议:提供充足互动游戏和精神身体刺激;布置安静舒适的睡眠环境——“和人一样,没有宠物喜欢床边有吵闹洗衣机或频繁开关的门”;建立固定作息,“当猫咪知道接下来几小时无事发生,就能安心入睡”。英国诺丁汉兽医Alex Crow博士建议选择符合以下条件的猫床:足够伸展的尺寸、记忆棉/法兰绒等温控材质、可机洗、符合猫咪睡姿偏好、在预算内满足需求。
除规律作息和舒适床铺外,含褪黑素、洋甘菊或L-茶氨酸的补充剂也可能助眠,但使用前需咨询兽医。Caos博士强调:“个体猫咪睡眠模式不同,年龄、健康状况和活动量都会影响需求。”若发现睡眠模式显著变化(如过度嗜睡或难以唤醒),应及时就医。
可以说,长时间频繁睡眠是刻在猫咪DNA里的本能。睡眠量会因年龄、健康状况、品种、活动量和环境而异,但了解爱猫日常习惯很重要,这样才能察觉异常并找出原因。想让毛孩的作息与你同步?查看我们调整猫咪睡眠时间表的小技巧,让彼此都能安享整夜好眠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