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你在猫咪温暖的窝里看见它睡觉时胡须和脚趾微微抽动,很可能它正在重温晚餐那碗美味猫粮或白天在后院捕鸟的探险。猫的睡眠模式与人类相似,包含梦境阶段——而且事实证明,猫的梦境并非随机生成。
塔夫茨大学卡明斯兽医学院动物行为学家尼古拉斯·多德曼博士指出,哺乳动物大脑在睡眠时需要清理并归类白天的视觉信息。「全天候都有信息涌入大脑,部分数据会暂时停留在神经元上。这就像邮局分拣信件...当猫熟睡时,它的脑部可能停止接收新信息,但正在将记忆分门别类放入不同的『信箱』。」
麻省理工学院皮考尔学习与记忆研究所副所长马修·威尔逊教授将这个过程比作电影导演的剪辑工作。在非快速眼动睡眠(慢波睡眠或浅睡阶段),猫咪的大脑会提取白天的记忆片段进行重组编辑。「就像用录像带播放零碎视频,记忆以简短片段回放,时常快进或倒带。这是个将短序列记忆拼接成块的编辑过程,内容反映猫咪近期清醒时的经历。」
猫的「观影时间」发生在快速眼动睡眠期,此时由于血清素系统关闭,身体基本处于关机或瘫痪状态。「血清素主要功能是控制能让你后空翻或投掷橄榄球的大肌肉群,」多德曼解释道,「这些维持直立的肌肉变得松弛,但精细动作控制仍在,所以你会看到猫咪转动眼球或抖动耳朵、胡须和脚趾。」威尔逊将其比喻为把三岁幼儿固定在汽车座椅里:「你约束了他们的肢体动作,但大脑仍在向肌肉发送指令,只是指令未被执行。」
威尔逊通过研究大鼠(其大脑结构与猫和人类相似)的昼夜脑电波发现:当大鼠穿越迷宫时,海马体(掌管记忆的脑区)被电极监测到的活动模式,与其睡眠时的脑波模式存在对应关系。「当大鼠在梦境中重演穿越迷宫左侧或右侧时,海马体回放的模式能精确定位它在梦中的跑动路线。」
研究还表明特定序列模式与个体经历唯一对应。如果猫咪的脑波出现「花朵-日落-熊」的独特序列,这很可能是它清醒时某次经历的复现。「虽然无法断言这些模式的具体含义,但它们要么重现既有经历,要么预演未来场景。存在我们尚未理解的选择机制,但绝非随机——某些记忆会被优先选中。」
多德曼坦言,除非能直接询问猫咪的梦境,否则难以百分百确定它们会做梦。但他对此毫不怀疑:「猫脑在解剖结构和生理功能上都与人类大脑相似,生活方式也与我们高度重合。它们整天巡视领地、觅食休憩、感受疲惫...只不过我们永远只能得到『喵』的答案。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