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猫粮让你那爱撒娇的猫咪变成攻击性猛兽时,它可能患上了食物攻击症——一种相对罕见的猫咪攻击行为。任何类型的猫类攻击行为对主人或其他宠物都构成威胁。但该如何避免用餐时间触发攻击?毕竟猫咪总得吃饭。饥饿的猫咪围着食盆打转推搡是相当常见的现象。
我家一岁大的因果猫就是个吃货。它至今仍试图偷吃老年猫专用粮,定期打开食品柜觅食,啃破狗粮袋,甚至从我们餐盘中偷食!有次我丈夫不得不追着它夺回烤肉串(当然适用了10秒法则)。如何判断你家猫是否患有食物强迫症?正常需求何时会演变成病态执着?
出现以下症状说明你的猫可能患有食物强迫症:
食盆见底时就抱怨不休不断纠缠;像狗狗一样在餐桌旁乞食(天呐!);偷吃食物或咬破包装;驱逐其他宠物远离它们的食物;进食时发出嘶吼;守护食盆或储粮地点;出现食物时发动攻击。
猫咪食物执念的成因
为何有些猫对食物如此痴迷,而有些却对食盆不屑一顾?这个问题没有非黑即白的答案。针对犬类的研究发现营养与神经递质血清素同攻击行为存在关联,但针对猫类的此类研究尚属空白。意大利北部帕多瓦大学的保罗·蒙吉洛博士认为某些病例纯粹是猫咪的心理问题。他在2012年发表于《兽医行为学杂志》的研究中,记录了首例确诊的猫类食物强迫症病例,并将其命名为"心因性异常摄食行为"。行为矫正技术最终治愈了该症状。不过你家猫咪的行为可能有复合型诱因。
饥饿习惯
饥饿猫咪喵喵叫着缠着主人添粮本属正常。但若主人屈服于这种哀求,就会强化该行为,让猫咪觉得"纠缠战术有效!"
喵界竞争
当资源不足时,猫咪会学会守护资源。在多宠物家庭中,当动物们需要争夺食物时,更容易出现食物攻击行为。
觅食狂热
曾经的流浪猫可能有过饥饿经历,即便现在衣食无忧,仍会因习惯驱使发挥生存本能四处觅食。因果猫来我家的头几天,它似乎永远吃不饱,绝不放过任何吞咽疑似食物物品的机会。
压力无处释放
任何类型的压力或兴奋都可能引发攻击行为,导致猫咪产生膝跳反射式的过激反应。饥饿会带来压力,二者叠加极易转化为攻击性。
殃及无辜
转移性攻击发生在猫咪情绪激动却无法触及目标时,转而将攻击"转移"到无辜旁观者身上。受害者通常是其他猫咪,但也可能是主人。一旦发生这种情况,只要看到"替罪羊"就可能在食盆周边诱发后续攻击。
进食挫败感
"猫咪天生少食多餐,每天可能尝试进食9-16顿等量餐食,"国际动物行为咨询协会猫科分会前联合主席、认证猫行为咨询师英格丽德·约翰逊指出。她认为定时喂食会引发大量挫败行为和替代性攻击。
健康亢奋
比如牙齿问题导致的疼痛可能让猫咪进食时发出低吼。老年猫常见甲状腺机能亢进会加速新陈代谢,使猫咪始终处于饥饿状态——同时伴有易怒暴躁的脾气。
化解猫咪食物攻击
解决犬类的食物攻击需要训练技巧和时间投入,因为攻击往往针对主人,确保饲主安全至关重要。例如用酱汁勺逐粒喂食既能保持安全距离,又能让狗狗明白食物只能由你提供。当然,猫咪不是狗狗。幸运的是,大多数食物强迫症的猫咪更多是恼人而非危险。通过以下方法组合可以管控或矫正问题行为:
咨询兽医。任何突发行为变化都应触发体检。如果是健康问题引发的过度饥饿或食物相关攻击,正确诊疗能根除问题。
禁止餐桌喂食。哪怕只喂一次就会让猫咪养成索食习惯。如果它已学会乞食或偷吃,请立即干预。看着人类进食会加剧饥饿感,用餐时请将猫咪隔离在视线外。
给予关注而非食物。我们总想宠爱猫咪,但当它们纠缠打扰时,食物成了快速解决方案。如果凌晨三点被吵醒就去添粮,等于是被猫咪驯化了。取而代之的应是每天固定时段用游戏互动作为奖励。比如因果猫就酷爱被毛巾拖着玩的冲浪游戏。
奖励好行为,忽视坏行为。任何形式的关注(包括呵斥)对猫咪都是奖励。惩罚会加剧攻击性,最好通过环境管理预防攻击发生。忽略你不喜欢的行为,发现优点及时奖励。比如当它在食盆边安静进食时,就给予表扬。
安全喂食管理。进食时低吼是警告——请保持距离。在别的房间添粮后再放置喂食区,等猫咪进食时保持安全距离。当它确认用餐不会被打扰后,压力自会缓解。安静进食时记得夸奖。
分室喂食。当某只猫霸占食物时,请在不同房间分别喂食。空间区隔能消除竞争,避免猫咪争夺资源或提防(呸!)狗狗。可能需要在不同地点喂食以防霸道猫控制所有食盆。
增加喂食频次。"掌控资源能给猫咪安全感,当我们剥夺这种控制权就会引发负面行为,"约翰逊建议全天供应湿粮,让猫咪通过漏食球、益智玩具等"觅食"方式获取干粮。这既能丰富环境刺激,让它们在解谜中获得成就感,又能通过劳动获取粮食保持身材。
猫咪通过攻击行为掌控世界,本质源于恐惧或压力。消除焦虑的关键是让猫咪对食物来源产生安全感。打造"丰饶之家",让资源无需争夺,方能治愈吃货喵的暴脾气。
作者:艾米·舒杰